韩邪单于入朝求亲,昭君自请嫁给单于。辞行时,元帝发现她的美貌为后宫第一,十分后悔,本想把她留下,又怕失信匈奴,只得忍痛割爱,一气之下,将毛延寿杀了。昭君到匈奴后,生了一个儿子,立为宁胡阏氏。单于死后,昭君上书成帝,请求回国,成帝命她入乡随俗,于是又嫁给单于前妻的儿子,生了两个女儿,以后就死在塞外。据《一统志》,昭君墓在古丰州西六十里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)。传说塞北多白草,唯独昭君墓常青,故称为“青冢”。墓表和汉代帝王陵墓,颇多相似之处。
王昭君的故事,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,也是历代作家所喜爱的题材。当然,由于各人的立意不同,因此所表现的昭君形象,也有所不同。其中大多数作品,都写其离别的怨思,以及对汉朝无恩的怨恨。自唐以后,诗人开始在这陈旧的题材上翻新,如储光羲的《明妃曲》,写单于对昭君的体贴:“胡王知妾不胜悲,乐府皆传汉国词。朝来马上《箜篌引》,稍似宫中闲夜时。”白居易《王昭君》,写昭君对汉帝的思念:“汉使却回凭寄语,黄金何日赎蛾眉?君王若问妾颜色,莫道不如宫里时。”王安石的《明妃曲》,写家人对昭君的劝慰:“家人万里传消息,好在毡城莫相忆。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,人生失意无南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