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花落

繁体版 简体版
烟花落 > 古典诗词漫话·杜甫心影录 > 第42章完结

第42章完结

足怪,关中小儿(李辅国)坏纪纲,张后不乐上为忙。”(《忆昔二首》其一)最后一句,竟将当今皇帝怕老婆的隐私,也明明白白地点了出来。这种大不敬的言语,对后世作家来说,是不可想像的。

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同时,又定诽谤妖言之罪。但秦王朝寿命极短,没等到大兴文字狱,就已灭亡了。汉宣帝时,杨恽因过免为平民,居家大治产业,接待宾客。友人孙会宗作书劝诫,杨恽在答书中有怨怼之词,并作诗:“田彼南山,芜秽不治,种一顷豆,落而为萁。人生行乐耳,须富贵何时。”以喻朝廷荒乱,自己虽尽忠效节,反被弃逐。宣帝看了,十分恼火,以大逆不道之罪,将杨恽腰斩了。这大概要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狱了。不过宣帝杀杨恽之时,尚无因文字起狱的想法。有意识地通过文字罗织罪名,似乎始于北宋。仁宗庆历三年(1043)春,罢吕夷简、夏竦,进用杜衍、范仲淹、韩琦诸人,石介作《庆历圣德诗》,赞道:“举擢俊良,扫除妖魃。众贤之进,如茅斯拔。大奸之去,如距斯脱。”大奸即指夏竦。其师孙复一见此诗,即道:“子祸始于此矣。”后夏竦借事诬其诈死,投降契丹,请开棺验尸,赖杜衍等人力保始罢。但累及妻子,二十年后才得昭雪。神宗元丰二年(1079),苏轼以不满新法,作诗“讥讪朝政”,被捕入狱,险遭不测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。另外像余靖因作蕃语诗被贬,蔡确由《车盖亭诗》得祸,王观以赋《清平乐》落职,均以文字获罪,载之史册,班班可考。到明、清以后,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,统治者气量的日益狭小,文字狱也愈演愈烈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