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?则可见当时抄家为皇帝所采取的"大鱼吃小鱼"的恶毒搜括政策,达官贵族的难以自免的结局。),那话真实不虚。单看"宅一封而鸡豚大半饿死,人一出而亲戚不敢藏留"两句,也就足见那情形是多么残酷可怕了!
皇帝抄人的家,原是"一举两得"的事,除了"惩恶",还可发财(所以嘉庆抄和珅,就曾特意表白他并不是"好货之主"云)(注:参看《大义觉迷录》中雍正自供国人批评他的各罪款中就有贪财一目。)。雍正之抄曹頫,听说只有当票百张和些"桌椅床杌、旧衣零星等件"而为之"恻然",实际也包含着"败兴""错估"等心情在内,--因为当时人都认为作织造、盐政的最是"有钱的主儿",印象中的曹家更是"家资巨万"的"豪富"。及至发现事实相去很远,未免又因此而转生"可怜"之心,这才吩咐,给曹頫在京"少留房屋,以资养赡"。只因这一来,曹家保存了一部分房子,和若干"人口"(就是婢仆等人),所以并未完全陷于绝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