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花落

繁体版 简体版
烟花落 > 曹雪芹小传 > 第3章完结

第3章完结

和"蕙死兰枯菊亦摧,返魂香入岭头梅,数枝残绿风吹尽,一点芳心雀啅开",都是用来描写这种心境。苏轼把芹看得很重要,有如屈原的兰蕙香草,这也许因为芹是他故乡贵重有名的植物之故。元丰三年五月,正是他写东坡诗前几个月,和他最要好的堂表哥文同的灵柩经过黄州,他写了一篇祭文,其中就说:"何以荐君,采江之芹。”

曹雪芹的父辈把他取名霑,自然意味着霑了甘霖雨露之惠,也可能有霑了"皇恩"或"天恩祖德"之意。替他取的字,也正如汝昌所论,应该是"芹圃",有"泮水""采芹",希望他中科举、得功名之意。雨露或泉水"霑"溉"芹圃",固然是顺理成章,"采芹"游泮得功名,也可说是"霑"了天恩;所以这名和字意义实相关联。用"圃"作字本是从"甫"转变而来。"甫"字传统上多用作"字"的下一字,如吉甫、尼甫等。过去都说甫乃男子或丈夫之美称,或男子始冠,可以为"父"之称。《集韵》说:圃或省作甫。其实甫本是圃的原字,甲骨文的甫字作田上有草,后起的甫字才从用父。后来又加上一个外围作成圃,正如或字加框成國,原是多余的。《诗经》里的"甫田"、"甫草",《毛传》都误训作"大",其实就是"圃田"、"圃草"的意思。男子成人,可以为父的时候便取一"字",字从子,本意就是表示可生子了。甫字无论通父(斧)或通圃,都是樵苏采集与农业社会里求生产与生殖的愿望下用来作"字"的。后代人喜欢用"圃"作字号,兼含有为农为圃的风雅诗意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