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又不敢置信地说道:“小七,你说皇上忽然放出大姑娘,是不是因为你的功劳?”
陈雪璎可不敢居功:“我又没求皇上,再说我也没那个胆子,大姐能出来,怎么和我有关系,肯定是大姐的劫难过去了,才被皇上放出来。!d,a′k!a~i\t?a~.\c-o?m¨”
韩氏总觉的事有蹊跷,不过可能只是一个巧合。
“二姐姐,咱也去找老爷。”
她松开陈雪璎,拉着张氏一起往魏国公所住的前院走。
张氏经韩氏提醒,一边往外走,一边回头看向陈雪璎。
她今天进了一次皇宫,大姑娘就被放出来了。
当然巧合的机会更大,毕竟她去年春日宴也进过皇宫,大姑娘就没放出来。
……
集体婚宴这天,所有新郎官都要接上自己的新娘子进宫,在皇上和皇后的主持下,将婚礼举行完毕。
当天,除了文武大臣,后宫宾妃可以参加外,特许十二对新人的父母进宫。
这十二对新人,有像梁锦暄这样的皇孙,他的父母当然可以经常进宫。
也有像陈雪璎这样的重臣之女,父亲每天进宫当值,逢年过节,母亲也会被邀进宫。
可大部分还是小官子女,他们的父母就没机会进宫了。¨小!说/宅* ?更!新\最?快*
今天得到特许,沾了子女的福气,头一天就开始沐浴更衣,减少吃食,准备进宫事宜。
生怕哪里做得不够体面,给子女丢脸。
按理魏国公今天进宫观礼只需要带刘夫人即可。
韩氏哭哭啼啼说什么都要一起去。
她是滕妾,不像刘夫人可以经常进宫,嫁进魏国公府将近二十年,还没进过皇宫。
今天女儿出嫁,她说什么都要长长见识。
魏国公被她哭得心烦气躁,“行了,换衣服去吧。”
韩氏嫁女能进宫,李氏嫁女自然也想进宫。
况且她的女儿嫁的还是皇孙。
她不敢像韩氏那般哭哭啼啼,向魏国公提要求,可她不停地在魏国公面前转悠。
魏国公是个大老粗,关键时刻,还是看出了她的意图,“行了,你也换衣服去吧。”
大周朝办理婚事有个习俗。
同一天结婚的新人,吉时开始后,哪个新郎官最先把新娘子接进门,寓意吉祥如意,夫妻和睦,一生顺遂。
今天是皇上给十二对新人赐婚的日子,同时进宫里举办婚礼的就有十二对。,j+c\h.h-h′h?..c¨o,m*
不算那些本来就定了今日结婚的人家,还有为了沾染好日子的福气,原本定的不是今天,特意改成今天的人家。
整个京城在今天结婚的青年男女至少有上百对。
想在这上百对里,杀出重围,争到第一个走进皇宫的新人,可得费一番功夫。
魏国公府这边还没准备好,大门口已经吵吵起来。
派人一问才知道,田家三郎和小王爷为了争取谁先接到新娘子,互不相让,就差大打出手了。
第8章
陈雪璎一大早就被李氏叫起来,人还没睡清醒,先被灌了一碗粥,之后由着宫里派来的嬷嬷和婢女们折腾。
敷铅粉,抹胭脂,画黛眉,贴花钿,戴凤冠,穿上繁复的嫁衣,一整套折腾下来,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。
钦天监算好的吉时。
午时四刻接亲,绕城一周,大概在未时末进入皇宫。
婚礼定在酉时,此时阴阳交替,万物生化,寓意婚姻和谐,吉祥如意。
陈雪璎只有早晨吃了一碗粥,临近中午腹中饥饿,让丫鬟秋菊给她弄些吃的。
秋菊可不敢给:“七小姐,您还是忍忍吧,夫人说了,您一会儿要进宫里拜堂,万一忍不住想方便,宫里可没那么方便,万一赶上拜堂的时候,可是大不敬。”
陈雪璎知道成亲很麻烦,可她没想到,连饭都不给吃。
“可是我只有早晨喝了一碗粥,拜完堂离开皇宫,至少得戌时吧。
卯辰巳午未申酉戌……
那我不是得坚持八个时辰?”
秋菊从小跟着陈雪璎,当然是心疼的,可是夫人特意交代过,宫里派过来的嬷嬷也不止一次提醒。
万一在宫里闹出笑话,丢了国公府的脸不说,老爷也会追究她的过失。
“小姐,就一天,您还是忍忍吧,等进了庸王府,到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那时丢人也传不到外边,您说是不是?”
陈雪璎明白大家的顾虑。
万一拜堂的时候想方便,丢脸是小,皇上一生气,杀头可就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