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宫里还是在四阿哥府, 有一件事是从来不变的, 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装傻。?s/s¨x¢i~a,o^s/h·u!o\._c′o~m¢
扶摇微微叹口气, 跟着笑起来,“好吧,下回送信记得找个可靠的送信人, 眼下女儿已随四阿哥出宫, 想必和阿玛额娘通信不会再像以前在宫里那般难了。额娘若想我, 尽可差人送信到府上, 我会好好交代他们。”
扶摇引额娘和漪兰入厅落座,她自回到二门迎接女客,随着日头渐盛, 厅上陆陆续续坐满了人。
这次筵宴, 太子和太子妃依然赏脸,恭亲王和恭亲王妃也来了, 大阿哥来了但大福晋没来,听说是偶感风寒。
五阿哥带着五福晋也来了, 十三十四照旧从宫里溜出来,顺便替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送上乔迁礼,据八阿哥给四阿哥的回帖上说,是贵妃娘娘身子不大好,八阿哥和九阿哥留在宫里陪着十阿哥。
三阿哥和连心同样没来,这前面几位送了请帖却无法前来的都是早早回贴表示遗憾,三阿哥原是要来,却在前一日让人送信到四阿哥府,说有事亟需处理,下次亲自来府上赔罪。_小_说*宅· `追¢最.新?章′节¨
扶摇这一桌席设座本就不多,昨日临时撤掉一把,显得席上更空。如此,和乌拉部族人一块坐的爱新觉罗氏和漪兰就被盛情邀请了过来,和扶摇她们一块坐。这还是太子妃的提议。
其实扶摇是不愿意的,额娘一坐过来,太子妃和恭亲王妃就逮着额娘问扶摇小时候的趣事,额娘勉强说了两件,诸如扶摇小时候最爱吃糖人、第一次做女红做得不好躲在房里哭一整天,听得席上咯咯直笑,这些事虽无伤大雅,可毕竟难为情。
恭亲王妃还要再问:“不知四福晋从前在家都读哪些书?”
扶摇心道,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少女时代的乌拉那拉氏极爱读话本,而且还不知从哪里摸来两页聊斋和牡丹亭的手抄本!有一回被教引嬷嬷发现,嬷嬷当场把她那两页纸给烧了。¨狐,恋¢文·学\ ^最?新.章^节?更/新\快/
这事在记忆里是个挺大的事,额娘一面拿家法狠狠打她手板心,一面攥紧手帕哭成个泪人儿。恐怕任谁也想不到,后来那么端庄贤淑的孝敬宪皇后竟然年少时是个挺离经叛道的人。
或许爱新觉罗氏也想到了这一件,她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微微低头,端起茶盏啜了口。就在她放下茶盏时,坐在扶摇身边的漪兰忽然开口:“长姐长姐,兰儿新近也读了些书。”
这天真烂漫的一声顿时将满座目光都吸引了去,扶摇侧首笑问:“哦?都学了哪些书?”
漪兰思考了一会,回道:“* 《列女传》,我背给长姐听?”
望着她期盼的目光,扶摇自然不会拒绝,“好,你背来听听。”
漪兰便背起来:“有虞二妃者,帝尧之二女也。长娥皇,次女英……”
就这么一直背到传膳。期间不时打磕,一会太子妃提醒两句,一会恭亲王妃叙接两句,偶然背错一两个词,将“周公一沐而三握发”背成“周公一沐而不握发”逗得人捧腹大笑,倒是没人再对扶摇的少年之事感兴趣了。
日薄西山,筵席既散,下人们收拾厅堂,扶摇领着额娘和漪兰去东北角小院,听得阿玛和兄长已吃饱喝足打道回府,就给她递了个话“愿岁岁平安”,扶摇不由叹气,“可惜没有见上面。”
额娘安慰她:“以后还有机会。”
母女俩手扶手走着,穿过一片小竹林,漪兰默默跟在身后,远离丈远,不打扰她两个说话。
瞥一眼身后,爱新觉罗氏轻声:“再过两年,那孩子也要参加宫内大选了,林氏求我带她出来游历,不必周览四海,只令她多见几个人,多经些事便好。”
“我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,当年你想跟星禅去游苏州,我没有让你去,现在这孩子到了你当年的年纪,额娘不想她也遗憾。为此把她带到你这里,私心想让她快活两天。你不要见怪。”
八旗女一般十五岁参加大选,大选的前一年就得熟记内廷礼仪规矩,乌拉那拉氏原本也是如此,只是后来天假因缘,被康熙直接指给了四阿哥。
“额娘安心,”扶摇轻轻一笑,“漪兰住在这里,想怎么快活都成。”
东北角这院子不大,胜在清静,留爱新觉罗氏和漪兰住在这里,漪兰便是快快活活地把屋顶掀翻,扶摇也能由着她去。况且这里离后花园也近,没事逛逛园子,赏百花捉蝴蝶也很快活。
如此想着,待看过住处,扶摇又想领额娘妹妹看看园子。然而不及离开小院,忽然一个小厮跑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