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,我这便先回去了。·3!0-1^b+o′o+k`..c!o-m*”
胤祥追着他出来,“四哥,你”话刚起就见胤禵也急匆匆追至旁边,便问,“十四弟,你有事找四哥吗?”
“我有事,十三哥有吗?”胤禵仰脸。
胤祥认真点头,“我也有事。老师今日所讲《资治通鉴》有一处不甚明白,须得四哥提点两句。”
胤祥果然翻起《资治通鉴》,“建武十五年,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……”
两人讲了一路,胤禵也跟着听了一路,听到后头自觉没趣,有气无力弯腰道了声“四哥、十三哥早些歇息,弟弟告退。”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他走后,胤祥合上书,压低嗓音:“昨儿十四弟问我,为何总跟着四哥......“
胤禛微怔,望一眼胤祥孤高的背影道:“就说我爱听你背《孝经》。”
胤祥:“……”
次日,扶摇到永和宫请安。+天¨禧!小,说¨网′ .最`新`章,节¢更′新/快/
德妃言语之间对她十分不舍,命宫人取来一精美雕花青玉匣,匣里都是金钗玉坠,原来竟是个首饰盒。
“这怎么好意思……”扶摇摸着匣子,爱不释手。
“有什么,这里不缺这个。”
“那儿媳就舔脸收下了,多谢额娘。”
正说着话,忽有个嬷嬷提着风筝进屋,蹲个半福喜道:“娘娘看这是何物。”
“早上叫下面人收拾旧箱笼,竟把他给捡来。东西虽旧,这毛竹做的骨倒还扎实。”
德妃微笑起来,抬手轻轻抚在风筝面上,“十来年了。”转头看向扶摇,“你可知这个风筝是什么来历?”
“唔……”琢磨的功夫,正巧见到一个人影进屋,扶摇捏起绣帕抬手,“可是四阿哥从前的玩意?”
四阿哥刚迈进来,就见到自个福晋和额娘都在笑,福晋还拿手指他。奇怪一顿,看见嬷嬷手里的风筝瞬间明白了。\咸/鱼*看,书`网, `无,错,内,容^
他大步流星走近,握着扶摇手指把她手臂按下,转头单膝点地,“儿子给额娘请安。”
“无需多礼,快起来。”
他刚起身,十四阿哥也回来了,照样向德妃行了礼请了安。看见风筝,胤禵眼睛一亮。
“哪儿翻出来的?额娘可知先前我找这家伙找遍了整个寝宫!”他兴高采烈夺过风筝拿在手里把玩。
德妃转头对扶摇道:“那一年小四特地把这个风筝拿回来,却被这猢狲玩过两三回就不知道扔哪儿,当年阖宫上下帮着他找。”
扶摇看向四阿哥,四阿哥只是淡淡一笑。
“小时候的事,额娘总提他干甚?”胤禵提着风筝对四阿哥招手,一副跃跃欲试模样,“四哥,来不来?”
四阿哥摇头——忽然,手被扶摇握住。
“十四阿哥,我们来!”
第52章 这是一只红黄相间的锦鲤风筝,尾部拖有长长的彩带。……
这是一只红黄相间的锦鲤风筝, 尾部拖有长长的彩带。
扶摇把四阿哥送去中庭,送到十四阿哥身边,自个再驱着小步回到宫檐底下陪德妃一块观望。
起初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, 十四阿哥急得差点摔了线轴, 四阿哥站一会儿,望了望风, 接过风筝,下巴点点北边, 道:“往那边跑。”
十四阿哥拖着引线半信半疑跑向北面,四阿哥原地给他举风筝,不多时, 一阵风自南向北拂动树梢, 四阿哥手一松, 那风筝也跟着飞上了天。
“四哥!”
“做得好。”
小小一句称赞就让十四阿哥分外高兴,扶摇看见德妃望着两个儿子,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。
“以前他们也常这样……”那表情慢慢黯淡, 染上几分怅惘, “也不知几时起, 他便不常来了。”
扶摇默了默, 轻声,“他必然有他的理由。”既是被送与贵妃抚养,想来是不便再频频回来母妃处, 扶摇能想象到小小年纪的四阿哥躲在母妃的宫门外, 想进又不敢进。
德妃点头,“我明白。”她指着西边一片栽满菊花的花圃, 花圃旁有一座小小旧秋千,秋千架上苔污斑驳, 想来已废置许久。
“那里从前栽的是一棵树。玉兰树。可惜,后来我让人把树砍了,用玉兰树的树干给小十四做了个秋千。”德妃说着苦笑了下,“哪晓得那孩子根本不爱坐秋千。枉本宫费尽心思,竟投错了门路,给他做的秋千还不如他四哥给他的风筝。”
“玉兰……”扶摇面上不表,心中却惊起一片骇浪。蓦地生起一个念头,听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