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一样地忧国忧民。我积极鼓励一个梨大的本科毕业生去延大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。我觉得延大的中文专业是生气勃勃的。2000年夏天,我陪小说家余华去与延大学生座谈,学生们对余华作品的解析、对鲁迅和东亚问题的理解,都给余华带来了很大压力。我有一次在延大讲座后与一群教授学生一起去爬北汉山,在与他们的真诚交流中加深了我对韩国学界的了解和好感。
我所在的梨大位于汉城的西大门区。这一带共有四所大学:梨大、延大、弘益大学和西江大学。而骄傲的延大人不同意这种说法,他们认为只有一所大学,即延世大学。其他三校都算不得大学:梨大是女子化妆学院,弘益大学是美术学院,西江大学则是高中四年级。当然这是一种清高的玩笑,三校并不买账。有一条火车道穿过延大和梨大门前,在延大那边是从高空的天桥上穿过,到梨大这边是从深谷的桥洞中穿过。所以梨大人得意地说:哼,从他们头上过去的火车,只能从我们脚下过去。不过梨大人有个迷信,即当火车从脚下过去的时候,赶紧许个愿,就会实现。我在那里许了好几回愿,一个也没影。大概是管女不管男吧。或者只能实现这样的愿:让我找个延大的男朋友!我听过西江大学的教授的发言,也读过他们的文章,水平并不低于其他大学。至于弘益大学,美术专业是其王牌,不免掩盖了其他专业的光辉。地铁有弘益大学这一站,我专门去参观了一次。门前的小公园里正好有个小型美展,主题是同性恋,用女性的视角画出的男性肉体,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温柔,很有深度。校园里也弥漫着美术气氛,到处是雕塑、画布,学生的服饰也颇有个性,比起梨大和延大的中产阶级追求来,更像学生一些。弘大门前的毕加索街,鳞次栉比着充满异国情调和艺术气息的咖啡馆、俱乐部,它与梨大旁边的新村,加上大学路,号称汉城的三大青年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