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乘坐汽车从南岸前往乌江北岸,即将通过桥梁之际,冷锋突然想起此战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——炮兵连连长赵连长。*看`书.屋` ?追¨嶵?欣.章^結~这位赵连长堪称奇人,他射出的炮弹精准无比,几乎弹无虚发。更奇特的是,那老赵生性笃信佛教,每逢开炮,总会口中念念有词:“阿弥陀佛,请恕我今日不得不放出此炮。”
坐在一旁的林西海听闻,不禁放声大笑:“师父,您说的不就是赵叔嘛!当年一同抗击日寇,我有幸亲眼见他操炮射击,亲耳听到他念叨那些话。他当时说:“接到命令,执行公务,不打不行,死鬼莫怨!’哈哈,后来打淮海,他的炮兵团给我们炮火支援。他亲口跟我手下军官讲,让他们冲锋放心冲,老赵的炮弹永远在前面。冲锋号一响,那些小子铆足劲往前冲,咱们的炮弹就跟长了眼似的,永远在前面 100 步爆炸,有这么神的炮手,真叫人安心!哈哈哈……”笑声在车厢内回荡,仿佛将众人带回烽火连天的岁月。
过了乌江,一路前行,众人抵达遵义。冷锋回忆起来,感慨万分:“从乌江到遵义这一路,白党反动派不堪一击,几乎未做抵抗,就狼狈逃窜。”
而后,便是伟人那惊世骇俗、精妙绝伦的军事指挥杰作——“西渡赤水”。冷锋静静伫立赤水河畔,面对一群年轻后辈,缓缓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:“当时,虽说咱们红党的情报部门破译了白党调兵遣将的公文,可放眼军中,没人有伟人那般超凡胆识与气魄。¢比?奇¢中¨文¢网? -追,醉/歆_章.截_伟人敢在敌人刀锋剑刃上起舞,把敌人玩弄于股掌!”
那时,伟人先是果断下令放弃遵义城,率部队向西挺进,一渡赤水。即将与敌军短兵相接,又当机立断,全军掉头向东,神不知鬼不觉二渡赤水,出其不意奇袭,一举攻克娄山关,再度占领遵义。紧接着,面对围拢而来的敌军,伟人再次巧妙调兵,指挥部队迅速转兵西进,三渡赤水,渡过河后佯装北渡长江,引得白党重兵拦截,却又突然下令全军东进,西渡赤水,将白党重兵远远甩开。
在那漫长的 20 多天里,我方与白党巧妙周旋,将其玩弄于股掌。每次战斗,凭借优势兵力精准捕捉敌人弱点,迅速出击,以雷霆之势歼灭敌方弱势兵力,“敌进我退、敌驻我扰、敌疲我打、敌退我追”这 16 字诀被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紧接着,经历西渡赤水,迎来“巧渡金沙江”之战。整整七天七夜,我方将士活用老祖宗智慧谋略,如布疑阵、暗度陈仓,迷惑敌人视线,打乱部署,为顺利渡江创造有利条件,最终从容渡河。
然而,部队抵达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时,众人心里一紧。正值五月,大渡河水流湍急凶险至极。遥想当年,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率 10 万起义大军至此,最终全军覆灭。冷锋感慨:“当年他们也是五月渡河啊!”这场强渡大渡河战役,与其说是军队胜利,不如说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伟大胜利。~8*6-z^w^w^.`c*o`m*正因得到当地经验丰富船工无私援助,半数部队才得以渡河,沿江河两岸夹击挺进,顺利抵达泸定。
那场惊心动魄的飞夺泸定桥战役,昼夜兼程行军 240 里的奇袭战术成效惊人,但若没东岸部队强力支援,仅凭 22 位勇士,恐难在东岸站稳脚跟、夺取泸定桥。
泸定桥战役后,冷锋在漫漫途中没再参与更多战役了,他肩负起保卫领导的重任。
接踵而至的是翻越皑皑雪山与穿越广袤草地,这一路,我军战士面临的敌人不只是敌军围追堵截,还有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。
冷锋一一罗列当年红军走过的高山:终年积雪不化、地势险峻的夹金山,它是第一座被征服的雪山;云雾缭绕、如梦如幻的梦笔山;绵延不绝、山势陡峭的长板山;峰峦起伏、雄伟壮观的昌德山;怪石嶙峋、道路崎岖的打古山,它是最后翻过的雪山;宛如彩虹横跨天际的虹桥山;神秘莫测、鸟鸣声声的鹧鸪山;巍峨耸立、白雪皑皑的巴郎山;还有险象环生、令人望而生畏的党岭山……每到一座山脚下,冷锋都会怀着崇敬上山,庄重举行祭祀仪式,因为这些崇山峻岭间,处处留存着红军战士不朽的英灵。
接着,他们来到若尔盖草原——这片曾被视作死亡陷阱的茫茫大草地。如今,经当地政府多年生态治理,这里绿草如茵,繁花似锦,牛羊成群,一片繁荣。冷锋望着眼前与当年迥异的美景,心中却满是痛苦哀伤,喃喃自语:“要是当年也这般模样该多好……短短七天,仅仅七天啊……16000 多人……”回想那段艰苦卓绝的七天,无数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