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花落

繁体版 简体版
烟花落 > 重生六岁,十八岁把女星们宠上天 > 第19 章 书法和字画

第19 章 书法和字画

回忆起那段难忘往事。当年革命时期,一次深入敌后探查任务结束归队途中,遇敌人运输车,小队领导见物资匮乏,眼红下令包围。

他们是精锐特战小队,有心算无心,战斗很快结束,缴获诸多战利品,其中就有这箱书画。按常理应上缴,可上级领导目不识丁,不知书画价值,还不屑地说:这些字画又不能果腹,上茅厕擦屁股还嫌硬,不浪费人力运回去。便把书画都丢给冷锋,战友们也跟着起哄,说冷锋分了这份,别的就没份了,当然,吃的东西少不了他的。

那时生死一线,书画确实不如柴米油盐实用。冷锋无奈,在山中寻个干燥山洞,妥善封存书画,以待有缘人共赏。

多年后,战争胜利,硝烟战火消散。冷锋因工作重回此地,思绪翻涌,想起藏画之事,一番寻找,竟发现字画完好无损,仿佛时间未留痕迹。

冷锋将珍藏展现在余顺眼前,余顺瞪大眼,惊叹不己。只见冷锋缓缓展开一幅字,笔走龙蛇、力透纸背,竟是书圣王羲之墨宝!接着又展示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苏轼、张旭等人书法,幅幅堪称绝世佳作。

再打开几幅画卷,山水人物栩栩如生,意境深远。顾恺之细腻笔触、吴道子豪放画风、黄公望雄浑气势以及八大山人朱统独特构图,看得余顺目瞪口呆。

“呵,这可不得了!居然有这么多名家字画。师傅,您当年到底打劫了哪个皇族后裔的运输车呀?才能集到如此稀世珍宝。”余顺咋舌道。

余顺虽对古董一窍不通,但也清楚,再过十几二十年,这些字画价值连城,随便换几个“小目标”。不过他熟知后世发展,并不眼红,以他能力见识,只要想,这些不过信手拈来。

所以初见字画,余顺虽惊讶,很快调整心态,平常心品鉴。一会儿,他轻柔谨慎地将字画卷好,用丝带捆绑,放回箱子,动作小心翼翼,生怕损伤分毫。

冷锋在旁默默观察,见余顺完成,心中激动,迫不及待问:“怎么样啊?”

余顺抬头,脸上挂着淡淡微笑,答:“很好。”

冷锋显然不满意这简单评价,皱眉追问:“……就只是很好吗?没别的感受或发现?”

余顺略作思考,认真点头:“嗯,师傅您了不起!依我看,这些字画都是货真价实的真迹,您可得好好保存,说不定将来特值钱!”

冷锋听了,笑骂:“去去去,是不是真迹我还不清楚?指望你个小娃娃能品评出啥名堂。”说完,似因没得到期望赞赏,兴致缺缺。

此后,余顺在冷锋那儿,闲暇除练字,冷锋再没拿出字画,因觉得徒弟给不了情绪价值。若干年后,这箱绝世字画现世,藏古界轰动。若非余顺实力强、有师兄照应,怕难以保住。

镜头转回余顺这边。

余顺静静坐在家里大堂古朴宽大书案前,手握毛笔,专注练大字。阳光透过雕花窗,洒下斑驳光影。

整整一下午过去,墨块快磨完一整块,余顺却毫无倦意。他全神贯注盯着宣纸,一笔一划认真书写。随着时间推移,字越来越工整漂亮,每一笔都饱含心血。

最后一笔落下,余顺轻轻放下笔,凝视作品,脸上露出不易察觉微笑。这字比之前进步明显,字形结构、笔锋走势越发成熟老练,他暗自欣喜,微微点头,认可满意自己的成果。

就在这时,一股冲动涌上心头。余顺迅速从抽屉取出师傅送的珍贵红星牌宣纸,小心翼翼铺平。再用小勺挑一丁点上等红星牌墨,倒入砚台慢慢研磨。

待墨香西溢,余顺闭眼深吸一口气,沉浸宁静氛围。片刻后睁眼,眼中自信光芒一闪。他右手握紧狼毫,行云流水般挥动,刹那间,“陌上人如玉,公子世无双”十个苍劲有力大字如龙飞凤舞跃然纸上。

这十个字似有生命,各具韵味气势,或挺拔如松,或婉转似流泉,整体布局疏密有致,恰到好处。堪称余顺迄今最出色作品。

欣赏着完美书法,余顺心潮澎湃,喃喃自语:“嗯,真不错啊!我怎么能如此优秀呢?”言语间难掩自豪得意。不过很快回过神来,想到晾干拿去给师傅过目,装裱后挂在房间,定是亮丽风景。想到这儿,余顺不禁开心笑出声,笑声在空荡荡大堂回荡……

这时,归家的母亲听见笑声凑过来,看见桌上字,眼前一亮。虽说母亲文化程度不高,但也看出儿子写得不错,热情夸奖一番,还说以后家里不用买春联,就用余顺写的。

“没问题,以后都我自己写。”余顺豪气承诺。要知道,上一世因字难看,不知被家人嘲笑多少次,这一世终能一抒胸中闷气。

余顺家欢声笑语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