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余顺伸出手指,轻轻摸了摸牙刷,轻而易举地锁定了最干的那把,笃定是自己的。
洗漱完毕,余顺心情舒畅地坐到餐桌前,美滋滋地享用美味早餐。
奶奶满脸慈爱地坐在一旁,瞧着孙子熟练地用筷子夹起面条,吃得津津有味,眼中满是笑意。
吃着吃着,余顺忽然抬头问道:“婆婆,您吃了没?”
奶奶微微一怔,随即应道:“哦,我还没吃呢,等你吃完了我再去吃。昨晚还有点剩饭,我热一下就好。”
经历过战争烽火的老人,心性朴实无华,满心满眼都是子女和儿孙,恨不得把世间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下一代面前。
余顺深知奶奶节俭,见她要吃隔夜剩饭,也没多劝,默默夹起一个完整的荷包蛋,递到奶奶嘴边,轻声说:“婆婆,您吃。”
奶奶又惊又喜,却还是把头一偏,推辞道:“不吃不吃,婆婆不吃,你吃。”
“不行,婆婆吃!”
余顺态度坚决,再次把荷包蛋送过去,眼神纯真而执拗。
望着孙子的模样,奶奶终是张开嘴,轻轻咬了一口,“好吃吗?”
余顺追问。
“好吃,好吃!”
奶奶笑着回答。
“好吃就再吃一口嘛,大大的一口哦!”
余顺笑嘻嘻地劝道。奶奶却一个劲儿地摇头:“不吃啦,不吃啦,你吃吧!”
余顺不依不饶,夹着荷包蛋,追着奶奶的嘴,非要她再吃一口。
就在这时,余顺稚嫩的右手手指突然一阵酸麻,筷子一松,荷包蛋“嗖”地滑落。
奶奶眼疾手快,双手闪电般伸出,稳稳接住了荷包蛋,那敏捷的身手,哪像个上了年纪的老人。
嘴里还念叨着“不吃不吃”,手上却要把荷包蛋放回孙子碗里。
余顺见状,“嗖”地端起面碗,像只受惊的小兔子,蹦到饭桌另一边,离奶奶远远的,大声说:“我不吃,婆婆吃,一人吃一个!”
奶奶眼眶泛红,声音都有些哽咽:“好,好,婆婆吃!”
看着奶奶哆哆嗦嗦地吃完荷包蛋,余顺这才心满意足地重新坐回原位,大口大口扒拉着碗里的面条。
见孙子吃得欢快,奶奶也笑眯眯地起身走进厨房,把昨晚剩下的菜汤和饭一股脑倒进锅里热了热,端上桌,和孙子一道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。
祖孙俩在桌上吃得正酣,时不时抬头看看对方,余顺餐桌下的小脚丫欢快地晃悠着,毕竟年纪小,双脚还够不着地呢。
余顺这有着西十多岁老灵魂的人,此刻仿佛真的被岁月拉回了童年,忆起小时候常和奶奶在餐桌上玩的比赛吃饭快的小游戏。
兴致勃勃地提议:“婆婆,我们来比一比,看谁吃得快!”
奶奶笑得合不拢嘴,连忙应道:“好嘞,好嘞,婆婆跟顺哥儿比一比!”
“一、二、三,开始!”祖孙俩迅速低头,风卷残云般扒拉着碗里的早餐。
不知不觉,客厅里的时钟指针悄然挪到了七点西十分,祖孙俩先后放下碗筷,也没计较谁先谁后。
奶奶拿起碗筷,笑着说:“等婆婆洗完碗就送顺哥儿去学校哦。”
余顺一把抓起沙发上崭新的小书包,感觉轻飘飘的,晃了晃,里面空荡荡的,唯有铅笔撞击文具盒的声响。
他“嗖”地冲向门外,边跑边喊:“不用婆婆送,我自己晓得去。”
奶奶追到门口,满脸担忧地问:“你真的晓得路吗?”
“晓得,晓得,一年级三班,报名的时候去过啦。”
“慢点跑,别摔着了,刚吃完饭别跑!”
奶奶望着孙子远去的背影,眼中满是欣慰,轻声呢喃:“这小娃子长大了,懂事了,真好啊!”
“我就是这条街,这条街最靓的仔,走起路,走起路,大摇大摆……”
余顺哼着小曲,脚步轻快地穿过几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巷,眨眼间就抵达了他童年的梦幻之地——仁山坪小学。
望着那略显陈旧却透着浓浓亲切感的校门口,余顺不禁思绪万千,脑海中浮现出若干年后几次匆忙路过那崭新却莫名陌生的校门,心底还是觉得这老校门更对味儿(难道是怀旧情结在悄悄作祟?)
余顺定了定神,大步迈向学校大门,哇,校门口热闹非凡!
放眼望去,几乎全是学生,家长寥寥无几,那为数不多的家长,想必是送一年级的小宝贝来开启新学期的,大概是想带着孩子熟悉熟悉校园环境。
(那时候的父母大多忙碌,孩子们基本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