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三日的玩乐,云重华带着众人返回了自己的泗水神府。
这一行不光舒缓了自身,也让云重华受益良多。夜半时分,两位龙女均已入眠。云重华此时却又展开了那无字真经。
而那无字真经上,这一次却是有了字。
这书页足有九九八十一页,但上面却只有一句话“真经本无字,全在己行身。见性开慧眼,方得妙法门。”
看完佛祖留下的这段话后,云重华如今也是心有所感。
随后云重华也如那迦叶尊者一般,不由得一笑。
这世间的书本原本都是白本,若不书写,哪里来的经文呢?
直面本心,方能见性成佛。
而那真正的“大智慧”“大法力”需要通过实践和悟性来获得,而不是简单地通过阅读文字。去东施效颦,照猫画虎。
而唐僧师徒求取的真经,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在灵山。而是在他们的脚下,在他们一路上的见闻,磨难,还有师徒四人的感悟。
不是他们走到了灵山而成佛,而是经历一路磨难明心见性,成了佛,这才走到了灵山,见到了佛祖。
自己当初执着于在这经书上获得什么力量,本身就是着相。那心眼蒙尘,未曾明心见性,自然也看不到佛祖留下的这四句谶语。
现在回想起来,当初在灵山传经的时候,阿傩,迦叶两位尊者或许已经旁敲侧击的提醒过他。
云重华还记得迦叶尊者在向他讨要“人事”的时候。同他说过,那金银是东海龙王的,不是他的。还拿“借花献佛”的俗语举例,说是借花献佛,那敬佛的功果算谁的。
这仿佛就是在提醒他,靠别人是行不通的,想要受经就必须靠自己。
当云重华明悟这一切后,那无字真经却是化作一团灵光直接飞到了云重华的身体里。而此时的云重华虽未曾催动舍利子,但那身后的功德轮也是慢慢地显化出了一个虚影。
而这个功德轮与之前他绽放的那一个也略有不同。之前云重华身后的功德轮,是一圈佛门地涌金莲纹饰。或许因为云重华是水族的原因,这一次他身后浮现的功德轮样式却是六瓣雪花。
这个时候山鬼显化出来说道:“不错啊,主人竟然真的明悟了这无字真经。造化造化。”
云重华回答道:“佛祖的教诲,我明白了。只是这真经虽化入我的血肉当中,但好像也没有增强我的法力。”
山鬼听罢笑道:“呵呵,那佛老赐给你最好的宝物,就是你那颗明心见性的佛心。”
云重华也是笑道:“也许是吧。”
在下界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。
天上的蟠桃大会还在筹备,而在下界的云重华也是如往常一般。
或者接到同僚的邀请,前往各地除妖。要么就是料理辖区内的日常事务。闲暇时便带着六公主和山鬼前往濯垢泉沐浴。要么跟着两个龙女去老龙王那里打秋风。
除此之外,他偶尔也会去探望一下故人。比如牛郎一家。
牛郎五十岁寿终,他早已劫难圆满,返回了天庭恢复了金牛星君的真身。而织女自从挨了云重华一巴掌,她也彻底醒转了过来,况且她和金牛星君在下界做了几年的夫妻,两人也都已经心满意足了。如今即便再见面,也是心照不宣,不提旧过往。
但是夫妻两人倒是都对云重华感恩戴德的很。金牛星君灾满,也保留着下界几世的记忆。自然也知道那个所谓的“妻弟”就是泗水龙君。
织女就更不用说了,云重华替她照顾孩子。她是真的把云重华当恩人,当兄弟看待。
时过境迁,牛郎和织女的两个孩子也都寿终正寝,云重华也趁着上天述职的机会,将这个消息告知给了织女。而织女也知仙凡有别,自己的孩子能百岁寿终,一生清福,她也知足了。
近百年的光景转眼即过,牛郎织女虽同聚在了天上,但是云重华夫妻却到了分别的时候。
这天晚上,两位公主均已睡下。
而山鬼却是直接显化了出来。而她的眼神当中流露出的满是哀伤。
云重华尚未休息,他看着山鬼的神情问道:“怎么了?今天不太高兴吗?”
山鬼叹息一声说道:“倒不是不高兴。只是你我或许要分开一段时间了。”
听到这话,云重华也是不由得心头一震。不过随即却也是喜上眉梢,他说道:“这么说来,你要复生了?”
山鬼默默地点点头说道:“不错。我与你做了近百年的夫妻